河北加速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结伴京津一起走(2)

  在北京现代项目带动下,沧州新增汽车零配件项目41个,总投资超过60亿元。“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这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大收获。”沧州市委书记杨慧说,到2020年,沧州乘用车产能将突破140万辆,总产值1190亿元;专用车产能8万辆,总产值达2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值达400亿元。

  保定土生土长的长城汽车公司也迎来发展春天。从北京、天津乃至海外引进大量研发人才,创建7000多人的研发团队,组建国内一流的整车研发中心……2016年,公司销售新车107.45万辆,营业收入近千亿元,比2013年增长一倍。

  河北食品加工产业引入“京津元素”。北京三元河北新乐工业园建成投产,日处理鲜奶1000吨,年产婴幼儿配方乳粉4万吨。六必居、稻香村、喜之郎、海底捞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纷纷向河北转移发展。去年11月,邱县与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建设占地500亩的天津食品产业园。

  借协同发展东风,河北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等一批合作共建园区取得新进展,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扎实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开局良好,保定和沧州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

  “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河北省工信厅厅长龚晓峰说,去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钢铁,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0%,超过钢铁0.5个百分点。

  高起点高平台——

  科技合作、资源整合,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

  声音像手电筒光束一样传播,想给谁听谁才能听到,石家庄尔通声纹科技公司将这变为现实。他们研发的超指向音响已申请7项专利。今年30岁的总经理路少安从北京回乡创业,进驻大唐云高移动互联(石家庄)孵化基地,预计未来两年可完成销售收入5600万元。

  “把京津的好企业引进来,把石家庄的好企业带出去。”大唐云高基地着力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平台,重点培育移动互联、智能物联领域的企业。目前引进京津地区科技初创企业5家,并积极促进本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如石家庄学院大棚云监测、河北科技大学无人机等。

  借力京津科技和金融资源,河北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促进北京、天津科技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河北与京津合作共建各类科技产业园区55个,产业技术联盟达到65家,建设各类众创空间300余家,京津550项科技项目、1300多家高技术企业落户河北。

  2016年“双11”网购狂欢,天猫商城全天1207亿元交易额。这一切离不开服务器的支撑和保障,后台就在张家口。目前,张北阿里云联数据中心、廊坊大数据产业基地、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共有20.5万台服务器投入运营。河北着力发展“大智移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张家口新能源、廊坊物流金融、承德旅游、秦皇岛大健康、石家庄大数据应用等5个大数据示范区。

  无人机、码垛机器人、自动化药房、立体车库……高大上项目纷纷落户小城固安。这里的全国第一家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已有49家相关企业签约入驻,累计签约投资额33.7亿元。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顺利完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院校与张家口、沧州共建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

  “目前,连通京津、贯通各市、覆盖全省的‘三中心’(技术交易、技术转移、创业培训)‘两平台’(科技金融、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河北省科技厅厅长马宇骏说,2016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成交额达93.2亿元,是2013年的2.4倍。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2个百分点。

广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