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庆云:号准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脉”

  3月1日,在山东德州庆云县融入京津冀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签约现场,见证了投资20亿元的京津冀工业园项目从破土萌芽到正式落户庆云的张庆治显得格外兴奋:“引进一个,带来一串,建成一片,这得益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策略。”作为庆云县经济开发区招商一局局长的张庆治,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北京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管委会主任助理。

  位于鲁西北地区的庆云县,地下无矿产、地上无资源、地偏水咸财政困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德州市“一区四基地”战略地位正式确立。庆云县是德州距京津最近、与河北交界的地方,昔日的边缘劣势一下子变为中心优势,确定了“全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锋队、主战场、桥头堡和排头兵”四个定位。庆云县坚持“靶向思维”,精准发力,一方面吃透国家政策,一方面把北京通州区作为经济合作的主攻点。作为首批挂职干部,张庆治走上了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的岗位。

  “派出干部到京津冀地区挂职,目的就是更好地了解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需求和运作流程,号准脉搏,让当地产业转移重大项目更顺畅地在庆云落地投产。”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介绍说,挂职干部与当地干部同吃同住同谋事,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协同、上下联动、两地发展“一盘棋”,变各自为政为互通有无,打造具有庆云特色的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

  张庆治挂职期间,几乎跑遍了通州开发区的所有企业,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通州符合庆云产业发展的“种子企业”。北京开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通州区经信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指定服务机构,该公司拥有2000余家有转移需求的会员企业,让张庆治嗅到了庆云招商引资的新机遇。

  “尽管这里经济欠发达,但却有绿色生态的后发优势,有人流商流物流汇聚的比较优势,有居弱图强、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创业优势,有尊重企业家、厚爱纳税人的政策优势。”谈起京津冀工业园落户庆云的原因,京开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磊感慨地说道。据悉,京津冀工业园主要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经张庆治等挂职干部的“穿针引线”,仅去年一年,京津冀地区就有500余人次的参观团队到庆云参观考察,国电投风力发电、信湖科技锂电池、天宇再生胶等19个高新技术产业相继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庆云还邀请央企、高等院校等京津冀地区专家学者、高端人才到县里挂职。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等4名专家学者先后挂职庆云县副县长,搭建起了庆云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桥梁。“欠发达的地区,最缺乏的是先进的发展理念。通过借脑借智,专家学者为我们选准产业主攻方向、实现跨越发展出谋献策,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天花板’。”王晓东说。近日,庆云县又挑选出22名精兵强将,分赴通州区各开发区及乡镇对接,为庆云县对接京津冀,实现协同发展再添动力。

  双向交流的对接模式,迅速搭建起庆云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桥梁。挂职干部双向交流“问诊开方”,为庆云县确定了培植壮大智能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绿色节能环保、教育健康颐养、特色基础产业和现代绿色农业六大产业。眼下,他们正致力于打造以活力新城、魅力庆云为特色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庆云县财政拿出5000万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用于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到该县创新创业。同时,规划建设了20余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区,并配置专家库、成果库、人才库等开放式资源,入驻园区的在孵企业、创业团队“足不出园”就能处理企业研发合作、高新产品展示、最新政策咨询等事宜。目前,德国工业4.0权威专家克劳斯·席林、中科院院士葛昌纯、“千人计划”专家孙正宗等37名高端人才和7个创新创业团队已成为庆云县协同发展的“智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等29家院所相继与庆云县签订了协议,共建成果转化基地和协同科技创新平台。

广告
相关文章: